包装正面
包装背面
撕开一次性包装,就可以看到U盘本体了
你们难道不好奇这三段的双接口是咋回事吗?一般不都是一个电路板上一边是USB-A接口另一边是USB-C接口,但这个却不是。
最左边那个就是个盖子,中间部分是一个USB-C接口的U盘(这才是真正的存储部分),最右边那个是一个USB-C To USB-A的转换器
最左边的盖子
这是中间的存储部分尾部的样子,这样最右边那个USB-C To USB-A的转换器就可以插在存储部分的尾部
这张图左边那个东西就是那个USB-C To USB-A的转换器,可以插在右边的存储部分尾部
存储部分接上USB-C To USB-A的转换器之后,盖子就没地方放了,所以设计了挂绳孔,但并没有附送挂绳...... 真的很佩服三星设计师的脑洞,这样既实现了转换器的收纳,又让单接口U盘实现了双接口。(我觉得这个设计很实用,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经常需要把USB-C接口的设备转换成USB-A接口,但是单独带一个转换器很麻烦且容易丢失, 三星这个转接器还是USB3.1规格的,还是很科学的,虽然这个U盘整体也没比单独一个转换器体积大多少吧......)
开箱完毕,下面是测试环节
ChipEasy 芯片无忧测试
ChipGenius 芯片精灵测试
TxBENCH 测试
AS SSD Benchmark 测试
CrystalDiskMark 测试
IsMyHdOK 测试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测试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测试
IOmeter 4K QD32 随机写入测试
测试完毕,下面是拆解环节
用手术刀或壁纸刀从这个缝隙插进去,撬起表面的盖片
然后很轻松的就能把电路板连同盖片拔出来了
取出盖片后的外壳内部,看起来中间存储部分的尾部很像啊......
盖片连接着USB-C接口继而把电路板固定在外壳内
取下盖片,便可以见到内部电路板的庐山真面目了
USB-C接口竟然也是黑胶盘!哦不,应该叫「环氧树脂」,这样好听一点
测试完毕,下面是量产环节
根据ChipEasy芯片无忧和ChipGenius芯片精灵的测试结果可知产品的VID为090C,PID为1000,设备版本为1100,
查阅ChipEasy芯片无忧-数据中心可以大致得知这款盘采用的是由Silicon Motion慧荣科技生产的一颗USB控制器。
查阅官网现有的技术文档,并没有找到符合我们要求的USB控制器,但通过分析可得出这款盘应该是采用了3D V-NAND闪存的,所以必须要是支持3D Flash的控制器才合理
果然,慧荣曾发布过一款名为SM3280的USB控制器,读取速度可以达到400MB/s,也支持3D MLC/TLC闪存,这个主控比较新,应该还没有量产工具流出。 但是,慧荣的量产工具都是全兼容的(即所有USB控制器共用一个开卡工具,只要有对应的配置文件即可),这就给了我们机会,只要下几个比较新的其他主控的开卡工具试一下就知道是什么芯片了
中间过程历经坎坷,下了有几十个工具,在百度和某404网站以及各大论坛各种找,果然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个工具是可以正确识别的!
据了解,这个SM3281就是SM3280的单通道版本,这里放上我找到的能正确识别这个主控的量产工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虽然我没有实际的去量产,但这个量产工具还是告诉了我们这个U盘的主控、闪存以及固件等信息...... 对比之前的BAR Plus和FIT Plus,DUO Plus的固件版本居然还不如早很久购买的FIT Plus(去年9月购入)高, 也许是我买到库存了?(因为本来这三个盘就是一起上市的,再加上主控和闪存方案都一样,只是外壳不一样固件怎么会不一样......) 如果你懒得去尝试量产了,那我大可以告诉你结果:起码用这个工具,不手动修改配置文件添加闪存信息的话,会量产失败。什么,你问我怎么知道?我料事如神当然知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