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923|回复: 7

[折腾] 装配电脑的常见误区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3 10: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8680765 于 2017-8-24 09:38 编辑

错误一:
现在装机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显卡输出帧数。事实上,对于游戏来说,10帧能玩,15帧流畅,25帧够用,30帧完美。
曾风靡中国的VCD,每秒15帧,它淘汰了每秒30帧的NTSC制式录像机,可见,普通人对于帧数并不敏感。CCTV的标清广播,每秒24帧,有谁感觉不够吗?
我说一下这个1920X1080i 50fps标准是怎么来的。
这个标准的制定者是索尼。早期的摄像机,采用CCD感光器,感光能力较差。拍摄每秒30帧的视频,则每一帧的曝光时间是1/30秒,拍摄运动画面会糊片。如果拍摄50帧的视频,则每一帧的曝光时间是1/50秒,不容易糊片。而且,早期液晶显示器的响应速度很慢。所以呢,有了CMOS感光器之后,就每秒拍50张照片,每一张切成1080个横条,第1,3,5,7....张照片显示奇数条;第2,4,6,8....张显示偶数条。这样,从第一张转到第二张的时候,奇数条还在,到第三张的时候,奇数条再完成转换即可。这就掩盖了液晶响应慢的缺点,同时又不增加码率。实际上,每一个横条的转换时间还是1/25秒,而不是1/50秒。
但是,对于游戏来说,画面是gpu计算出来的,不存在糊片问题,而且每一帧都是逐行的,增加帧数其实毫无意义,还费电。
现在显示器标注的是黑白响应时间,其实更重要的是灰度响应时间。显示器响应时间足够快的话,其实30帧也足够;用帧数做噱头的显示器或者芯片,它本质上玩的是响应时间和图像的数码矫正。这里面没有神也没有鬼。
游戏机标配HDMI2.0,是因为游戏机对应的是电视机。游戏机的50帧是用临近帧插帧算法计算出来的,它把每秒24/29帧的逐行帧转化为每秒50/60帧的隔行帧。电视机的广播标准是针对摄像机的特点制定出来的。游戏机标准是与电视机芯片和标准对应的。游戏机采用HDMI2.0也与图像色域标准有关。咱们去国美,苏宁实体店,看三星,索尼,LG的旗舰电视,色彩非常惊艳。除了电视因素,这个效果还与图像信号色域有关。每一帧的红绿蓝单色图像,必须有更高的灰度等级,合成的色域才会更高,码流也会大幅增加。像PS4是一直支持高色域的。
现在电脑显示器不玩这个。电脑游戏画面是gpu计算出来的,不存在糊片问题,每帧1/30秒的时间里面,拿出1/60秒作为响应时间就可以。所以现在所有高端主板标配的HDMI端子都是1.4A。
用电脑显示器玩4K游戏,没有必要追求50帧。HDMI1.4A仅支持4K,30FPS输出,现在的4K显卡也跑不出50帧。
错误二:用低功率CPU配高功率显卡
现在多数人这么配电脑:先选一个核心数较少但单核性能较高的低功耗14nm制程cpu,然后故意绕开14nm低功耗显卡,脸上一副怪表情,去买高功耗独显;然后配上一个堆料的大主板;再配一个6百瓦至1000瓦的大电源;最后买一个防尘,降噪,隔离电磁辐射都很差的,满身窟窿的游戏机箱;在机箱里挂5把风扇,6联彩灯。多数人至少符合其中2条吧?
如果是我用独显装电脑的话,即使,即使,即使我追求帧数,非要用独显输出高帧数图像不可。我在这个理念下,也不会这样装电脑。我会反着装。
反着装,就是选择多核28/32纳米的大功率cpu(1080游戏用4核,4k游戏用8核cpu);配14纳米低功耗显卡;用便宜些的小主板;配合较低功率的电源。用更低的预算,能够获得更高的性能,也不费电。
为什么并不更费电呢?
因为在不玩游戏的时候,高档cpu会在日常使用中自动降频,降一半,负载率在1%左右。此时14纳米和32纳米的功耗较接近。对于大功率电源来说,总功耗会非常接近。打个比方,一列火车,拉一个乘客,与拉100个乘客,耗电量差不多。大功率电源在低负载的转化率是很低的。金牌电源也没用。真想省电的话,应该降低总功耗,采用小电源。
错误3:追求新主板
我问一个问题:大约5,6年以前,一个ddr3 1600的4g内存,卖90块钱;现在呢,照理应该降到15了吧?错!涨到200了,请问为什么?
因为两条ddr3 1600内存组建双通道,相当于一条ddr4 3200单通道。现在ddr3的主板是白菜价。
双通道有用的:
比如你用2,3年前的A10 8850,A12 9800这种apu,比如用A12 9800吧,配两条ddr4 3200内存组成双通道,然后作为显存分给8核gpu,gpu像打了鸡血一样,性能上去了。当然,相同预算,用FM2+插口的apu配ddr3内存更经济,至少现在这样。DDR3内存时序也更好。
比如你把全功能PE放在ssd固态硬盘上,开机后,PE会迅速被吸入内存,pe系统能快速启动。
比如,我们用“高u+单通道小内存+32位操作系统”,运行WINRAR这类的软件,就不如用“低u+双通道大内存+64位操作系统”
所以换新机的人,把原来的ddr3 1600内存扔掉,用新规格主板配ddr4内存,不如用老规格主板,还用原来的内存组双通道,尤其预算较低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3: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买电脑 一般都直接不看显卡 核显走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4: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刚过去的几天,AMD的独显呼呼涨价。其实涨价以前,用32纳米的八核cpu配14纳米独显,玩4k游戏,特别划算,不是一般的省。等ryzen降价了,14纳米独显涨价了,比较优势自然就没有了。
台式机的cpu与手机的cpu不一样,手机cpu,14nm比28nm好很多,台式机不是这样。如果一个cpu是28纳米,另一个cpu是14nm,28nm的cpu可以用下面的办法把性能找回来:
1,把cpu面积做到2倍大,可以实现同样功率,同样性能。
2,把最高频率降低1/3,功耗差不多能降一半。比如把4.5g主频100w的cpu,降到3g,能降到50w。
3,整合结构,比如APU的cpu和gpu能够互相加速,共享内存,内存管理器,北桥,底层线路,能出现加成效应。
当然上面的办法是在一定的极限区间内有效。AMD与英特尔是错位竞争,AMD有架构优势,英特尔有制程优势。像“AMD永远穿马甲;I3默秒全”这个太过分了。过去7,8年里,很多人认为AMD突然疯了,不会做cpu了;然后英特尔疯了,非要挤牙膏;然后AMD一个旱地拔葱,又会做cpu了。太扯了。
用APU装机的话,有几个要点,因为很多装机的人,他们简直太无助了,我抛砖引玉说几条:
1,玩游戏的话,要选95w带k的APU(9字头除外)
2,使用大型热管式cpu散热器
3,电源必须下置。电源200w即可,不需要很贵,但不能上置电源,那样电源会很响
4,正确安装核显催化剂驱动
5,打开DX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6: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自身需要出发,怎么合理怎么装。这里除了你,没有任何人能看出我有什么“买旧不买新的理论”。本文焦点可不在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7: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预感,这个sfd255会一直缠着我,老把戏了,还好,没有围攻。其实正常人看到这里,不是这么个反应,正常人会说,我这里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我这么做,然后能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我这里有个新方案,是这样的......。不会是各种打岔,对吧?这个sfd255跟了我2个帖子,一直在打岔。其实水比大家想得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9 14: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玩游戏时,有逻辑帧与渲染帧两种.
逻辑帧是指游戏的获取输入,确定游戏结果,并发送到显示层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般是固定的,16帧左右;部分需要高响应的游戏,例如赛车类游戏,是25帧左右.
楼主所讲的应该是渲染帧,而对于你所说的"30帧完美",应该是CPU性能足够而GPU跟不太上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逻辑帧不受影响,渲染帧也刚好超过视觉暂留现象的阈值,如果不是FPS或赛车类游戏,确实勉强可玩.
但这仅是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而言.
现在的新游戏,各种物理计算,8核的CPU都能占得比较高,往往有些时候连逻辑帧都不稳定,就算渲染帧能做到五六十帧,也许游戏一样卡得要命.
所以楼主的结论仅能适用于低GPU运算需求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而使用VCD及录像机作为对比,那对于游戏这种程序来说,仅是一种特例,那就是逻辑帧与渲染帧都相同帧率,且稳定到了某个帧率.实际编程中很少有这样的游戏,除非是初学者自己写的简易游戏引擎,难以把逻辑帧与渲染帧处理的代码分开到两个线程.
PS:本人十年老程序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3 17: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几个月没来了。看到这个老帖,再回一下。
专业上并没有逻辑帧与渲染帧的叫法。而且这两个词里面,“逻辑”,“渲染”属于含义不清的说法,是用来吓唬人的。
显卡即时计算出来的原生帧的帧数是不固定的。每秒所计算出来的帧数可能多几帧,可能少几帧。只要每秒高于24帧,人类的裸眼就看不出差别。早期的电影是每秒15帧,略有感觉。所以后来改成每秒24帧。
我们没有必要被故作艰深的理论吓唬住。一帧就是一张照片,很简单。在同一场景中,相邻两帧表现的是同一个连续动作,两帧非常相似。游戏机和一些电视机,能够根据相邻两帧,计算出介于这两帧中间的动作,得到一个中间帧,这个中间帧是算出来的,但它与真实的原生帧效果上是完全一样的。因此,算出来的插入帧与原生帧并无优劣之分。
前面已经说了,现在的高清电视广播,之所以采用每秒50帧(1920X1080 50i)的标准。不是因为原来的每秒25帧不够好,而是因为液晶平板电视的响应速度慢。前面说的很清楚,不重复了。
现在游戏已经度过了4K时代,进入了VR时代。今天的cpu和游戏显卡,是为VR游戏设计的。在1920X1080分辨率上刷帧数,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追求每秒144帧,就是皇帝的新衣。即使有14亿人一起说这件“帧数之衣”很美,皇帝还是光屁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3 19: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帧数问题,我们可以把本质要素剥离出来,再进行实验,然后问题就简单了。
我们用3个显卡运行同一个游戏,特效和分辨率都相同。
第一个显卡以每秒25帧逐行输出
第二个显卡以每秒25帧逐行输出后,通过插入“计算出的中间帧”的办法,转化为每秒50帧隔行视频
第三个显卡以每秒50帧逐行输出
那么,将上述视频分别输入三台相同的液晶电视,效果有什么差别呢?
我们正常裸眼肯定看不出帧数差别;而且,我们也看不出隔行与逐行的差别。唯一的差别,是动态清晰度。比如表现移动字幕的时候,50帧比25帧略好。多数中国家庭的电视机会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将第一个显卡,接入高清显像管电视机,尽管输入的视频是每秒25帧,它的动态清晰度仍然会远远好于液晶电视上面的50帧视频。因为显像管的响应速度高。
如果我们用高端显卡录制低等游戏视频,生成每秒120帧的视频录像。再用会声会影软件,分别制成每秒15帧,30帧,50帧,120帧的隔行和逐行视频,就能直观在电脑上比较出是否有差别。
老实讲,电视机是用来显示动态画面的,电脑显示器是用来显示静态画面的,你家电脑显示器绝对不会显示出任何差别。做完这个实验,你就能知道这件事情有多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我们(Contact)|手机版|萝卜头IT论坛 ( 苏ICP备15050961号-1 )

GMT+8, 2024-11-5 11:20 , Processed in 0.09118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