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333|回复: 0

[经验分享/技术讨论] Ideas about WinToGo on Apple Silicon Mac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7 2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TG求助
优盘型号: ChipFanicer Nano Type-A
优盘系统版本: macOS Monterey & Windows 10 LTSC 2021
电脑型号: MacBook Pro M1 16+1T
模式: GPT+UEFI 
错误代码: 我懒得写了
错误截图: -
首先,我要明确一下目标和环境。
1.我只有一台M1的MacBook Pro,没有M1 Pro、M1 Max、M1 Ultra等高级设备,更没有M2。
2.我的电脑配置为16G+1TB版本,16G内存可以允许更多的程序运行,也意味着可以容许更多的性能浪费。在16G内存能实现的操作可能在8G内存下无法完成。
3.本文只探讨ideas,中文名称可以写为《关于在M1芯片Mac上尝试WTG的想法》,只是想法,并不成熟。
4.本文并不能让您完成传统意义上的WTGonM1(暨U盘里只有引导文件和Windows系统包,然后在M1的Mac上直接运行),如果您以后强烈期待,请关闭本文,继续看或许会让您失望。
5.参考本文说明可以实现:从外部设备(非本机磁盘)引导一个包含完整Windows工作环境的操作系统。但工作效率极低。
6.本文非“教程”,只是分享和讨论,需要关于M1芯片Mac恢复环境(Recovery Mode)及基础系统(Base System)操作的基础。

其次,我们要明确几个事实。1.M1CPU的指令集和微码并没有公开,在理论上,除非苹果提供驱动,Windows无法控制M1硬件。
2.macOS to Go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可以轻松实现。
3.Asahi Linux项目已经实现了在M1上跑Linux。
4.基于M1的macOS是基于Intel的macOS和iOS之间的过渡态,包含传统macOS和iOS的一部分特点,且三者(传统macOS、Arm构架macOS、iOS)均包含Linux逻辑(严格说,是Unix逻辑),其底层逻辑更接近“万物皆文件”的模式,而非文件策略注册表模式。那么,只要可以修改对应的文件,使其满足环境又语法合规,则可以实现对系统层面甚至内核层面的全面定制化。
5.请再回忆一下,Windows to Go的核心是什么,是Windows和Go。无论制作WinToGo的动机是什么,最终追求的都是这两点。完整的Windows环境,可脱离电脑而存在的系统介质。

然后,解析一下五条理论总线,及其优缺点。
1.macOStoGo+Parallels+Windows模式。
在外置磁盘上装macOS系统,尽可能的精简外置macOS系统构件,在外置macOS上装虚拟机,虚拟机里装完整的Windows系统。
这套东西可以在Mac上引导(而且理论上在Intel Mac和Apple Silicon Mac上都可以引导),而且Windows不受硬件改变的影响。
缺点是无法在PC上引导,在Intel Mac和Apple Silicon Mac之间切换时会报错,需要部分还原甚至联网支持。而且,非常浪费效率。再有,允许Mac从外置磁盘启动需要降低系统安全设置,请斟酌。
2.系统融合UEFI+Paralles模式。
在外置磁盘上建立类Boot Camp系统环境,然后将EFI和系统目录融合,修正BCDEDIT,之后在macOS中通过虚拟机软件启动。
另一种说法(技术路线是),在macOS里用Parallels在外置磁盘建立一个虚拟机,存储使用VHDX,然后用WTGA给这个VHDx做一套可以在Intel和PC上用的引导。
优势在于更大的ToGo优势。这套东西在Intel Mac上通过Boot Camp引导(就是Intel时代的WinToGoOverMac),在Apple Silicon Mac上通过虚拟机引导,在PC上类似UEFI+MBR模式(NT6 Installer模式)。
劣势在于:每次更换硬件Windows需要重新识别并配置硬件;如果涉及PowerManager部分的变化,可能会经常蓝屏,如果是老电脑,还是那种深蓝屏。而且,如果用Win11做WTG,其oobe被重构过,可能会导致账户功能出问题。
3.Linux(+类Colver)+Windows Boot Manager+VHDX模式。
在内置硬盘上装一个极小的Asahi Linux,Asahi Linux会在不删除macOS及其引导的基础上建立并列系统(非常类似Intel Mac时代Boot Camp建立双系统的模式)。之后通过迁移Linux及其引导,加入混合引导方案,并希冀将基于Arm的Windows Boot Manager植入其中。
因为我尚没有完全理清Asahi Linux的引导机制,而且,Asahi Linux的安装过程本身就是一套alpha版本的东西。所以,我目前只是有这个方案,并没有详细的实践计划。
4.Asahi Linux+Linux迁移+vbox+Windows模式。
这套方案类似于方案1。其优势是Linux的高度灵活性更加有利于其迁移、也就是LinuxGo比macOSGo更具有迁移性,至少,Linux是可以在PC跑的,macOS不行。
当然,劣势就是,Asahi Linux是个alpha,vbox也不怎么好用。效率会比方案1还低。
5.有人想玩个大的么。还记得安卓时代的Patch Boot和古早iOS版本的jailbreak么。
如果M1真的是个完完全全的ArmCPU,那么在安卓刷机和iOS业余那套东西就用的上了。把Base System和Install macOS XX的包拷到Windows下看看(macOS下查看包内容也不是不行),解压一下,找找boot.img吧。(boot.dmg是确切存在的,那么,也就是并不是完全没得玩)。

再次,我讲一下我对这几条线的预测。
方案1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会影响安全性,会严重影响效率。勉强能用。
方案2我觉得成功率会高一点。而且我觉得这条路应该是可以最快找到出口的。基于VHDX的WTG很成熟;Parallels在M1装Win可以实现。结合一下的事情。
方案3和4的基础太薄弱,Asahi Linux是alpha版。基于一个alpha的东西做zero么?!
方案5我觉得已经基本就是噱头了。(据说可以用DiskGenius+GHOST给手机搞系统,我还见过截图,可有几个人、几款手机办得到?)

最后,谈一下我对WinToGo on Apple Silicon Macs的看法。
Apple Silicon Macs已经在精深的方向进展了,Windows11之后的PC也逐渐封闭(aroundTPM);感觉Mac和PC已经走向了iOS和Android相似的路子。
大厂的软件也在逐渐适配Apple Silicon,MSOffice、Matlab、STATA、SPSS、R、Anaconda都已经在逐步适配M1了,我对M1的软件生态还是很乐观的。
如果真的需要Windows环境做生产力工具,靠这个吃饭,估计也不会入手一台M1作为主力设备。
如果是影音产业,那Adobe全套已经原生Universal Application化了,Apple自己的生产工具也会把束缚在macOS里。

末尾,关于折腾。
我崇拜那些为了折腾而折腾,只是为了实现而去攀登的纯理论者。有祂们的开拓(注意祂不是错别字),才有技术的突飞猛进。
同时,我也不得不说,来论坛交流的,应该也不只是技术爱好者,也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只是想把电脑当成工具,恰好自己那碗饭而已。
理想主义者负责向前冲,现实主义者负责打扫一地鸡毛。
乐观主义者负责去开拓,悲观主义者负责善后一圈关系。

以上。

m1b2ssK
UTC-4 2022-06-17 09: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我们(Contact)|手机版|萝卜头IT论坛 ( 苏ICP备15050961号-1 )

GMT+8, 2024-11-24 20:22 , Processed in 0.10589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